等级: 1855年梅多克一级
创立时间: 1354年
酒庄面积: 178公顷
红葡萄品种: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68%,美乐(Merlot)28%,品丽珠(Cabernet Franc)3%,小味儿多(Petite Verdot)1%
年均产量: 45万瓶
现任庄主: 埃瑞克·罗斯柴尔德男爵(Eric de Rothschild)
酒庄产品: 正牌干红: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21.6万瓶;副牌干红:拉菲珍宝,俗称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24万瓶
最佳年份: 1878、1899、1900、1926、1929、1959、1961、1982、1986、1996、1999、2000、2003、2005、2009、2010
颜色是深沉的酒红,开瓶后隐隐约约的芬芳果香开始慢慢开放——樱桃、李子、甘草、雪松、烟熏、可可,成熟而优雅,如绝色贵妇玉手倚栏,从螺旋扶手楼梯缓缓而下,走进人群。等到靠近、再靠近,可以感受到一缕温柔的花香,但其温婉而高贵的微笑却又带了点清高,令人不由而然保持了距离,并不敢轻易一亲芳泽。入口香滑,芳醇柔顺,极其丰富的层次,既含蓄又非常优雅,含在口里,滑入咽喉,是如此的美妙和谐,细腻精致让人想到极品的中国瓷器,又有如温润的和田玉,细细把玩品味不愿放下。
拉菲(Chateau Lafite)不一定是法国最知名的酒庄,但一定是中国最知名的葡萄酒品牌。2014年3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爱丽舍宫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举行国宴,主菜就是配以1997年拉菲正牌干红。
我们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拉菲酒庄的前世今生。
拉菲酒庄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贵族创建于1354年,酒庄位于波亚克村北部,与圣爱斯泰夫(Saint Estephe)村相邻。酒庄古堡的四周是如小山丘般的葡萄园,“Lafite”一词源于中世纪加斯科尼语(Gascon),意思就是小山丘。
14世纪时拉菲酒庄已相当有名气,到了1670年,酒庄由雅克·希刚公爵(Jaeques Segur)购得,后来传到尼古拉·亚历山大·希刚侯爵(Mauquis Nicolas Alexandre de Segur)手里。尼古拉·亚历山大·希刚侯爵更是叱咤风云,他拥有母亲的陪嫁——同为波尔多顶级名庄的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之后又把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和卡隆世家酒庄(Chateau Calon Segur)两大波尔多顶级名庄购入囊中,气势一时无两,当时被称为“葡萄酒王子”。
说到拉菲的成功,有一个人物不能不提,就是马瑞其尔(Marechal de Richelieu)。1755年,马瑞其尔被任命为殖民地圭亚那(Guyenne)州长,之后重返法国面见国王。路易十五惊讶地询问马瑞其尔不见衰老,倒是比10年前还年轻的原因,马瑞其尔的回答是,他发现了青春之水——拉菲,让人精力充沛,而且美味可口。自此,拉菲更是名声大噪。
1784年,希刚家族的继承人古特(Count)债台高筑,拉菲酒庄被公开拍卖,由孟修(Monthieu)家族购得。1786年,酒庄转手给了波尔多市议长尼古拉(Nicolas Pierre Pichard);之后的70年间,拉菲被易主多次。尽管如此,拉菲酒庄依然在1855评级中获得一级。
1868年,詹姆士·罗斯柴尔德爵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以天价444万法郎中标购得拉菲,并修建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地下酒窖。该家族拥有拉菲酒庄至今,而且一直能把拉菲作为世界顶级葡萄酒的质量和声誉维持至今,其地下酒窖储藏了拉菲近300个年份的美酒。单此一笔,该家族的理财手段可见一斑。
要知道,拉菲古堡是世界上最贵单瓶葡萄酒的纪录保持者。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当年是拉菲的忠实粉丝,托马斯不仅仅是总统,还是18世纪最出名的酒评家。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份有托马斯·杰斐逊签名的拉菲古堡以10.5万英镑的高价由《福布斯》( Forbes )杂志老板马肯姆·福布斯(Malcolm Forbes)投得,创下世界上最贵一瓶葡萄酒的纪录并保持至今。拉菲素雅和小尺寸的酒标,也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拉菲能造就世界顶级的优质葡萄酒,首先得益于酒庄得天独厚的土壤及所处地方微型气候(Micro Climate),还有精心培育出的178公顷优质葡萄田中的葡萄树。为了保护这些金贵的葡萄树,如没有得到总公司的特许,酒庄是不允许别人参观的。所以每年可以到拉菲实地参观、品酒的我们,确实幸运!顺便一提,拉菲酒庄外观典雅,古堡外的后花园种满奇花异草,一条温婉的护城河将这个世外桃源与外界隔开,每年4月草长莺飞,景致十分迷人。
拉菲对品质要求极为苛刻,为确保正牌酒的质量,树龄较低的葡萄树产出的葡萄只用于酿造酒庄的副牌酒拉菲珍宝(Carruades de Lafite),这个名称源于酒庄城堡西面的卡许德隆高地(Carruades plateau)。
随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在全球不断扩展,DBR集团(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葡萄酒的版图也越来越壮观,从波亚克到波尔多再到整个法国,然后是意大利、葡萄牙、智利,乃至中国。是的,经过15年的考察,2008年3月,中国拉菲生产基地在山东蓬莱正式开工建设。不过根据法国15年的葡萄树才能酿出好酒的传统,要品尝到中国的拉菲,还要假以时日。
我喜欢把“Lafite Rothschild”翻译作拉菲罗富齐,而不是拉菲罗斯柴尔德,也许因为这样的中文名称更讨喜中国人吧。近现代的中国国民穷了200年,又有谁不喜欢罗致收齐能让自己致富的办法呢,包括偶尔品尝一瓶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