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的酿酒技术:文献资料
以绍兴酒为代表的黄酒生产技术自宋代后,有所发展,设备有所改进,但工艺路线基本固定,方法没有较大的改动。由于黄酒酿造仍局限于传统思路之中,在理论上还是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在宋代还处于萌芽时期的蒸馏烧酒,从元代开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明代时在北方占领了大部分市场,清代时更是成了商品酒的主流。
元明清时期,酿酒的文献资料较多。如下所示。
《饮膳正要》作者忽思慧,成书于1330年,该书对饮酒宜忌做了总结,还简要地叙述了13种滋补酒的特点。书中明确地提到了蒸馏烧酒。
《轧赖机酒赋》写于1344年,以赋的形式描述了当时的蒸馏器具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书中有1例“南番烧酒法”,还记载了红曲及红曲酒的制法。还有一些书籍记载了黄酒、葡萄酒的制法。
《本草纲目》中关于酒的内容较为丰富,将酒分为米酒、烧酒、葡萄酒3大类,还收录了大量的药酒方;对红曲较为详细地介绍其制法。
《天工开物》中制曲酿酒部分较为宝贵的内容是关于红曲的制法,还附有插图。《调鼎集》关于绍兴酒的内容最为珍贵。
清代许多笔记小说保存了大量的与酒有关的历史资料。明清有些小说,提到过不少酒,这些酒大部分是当时的名酒,如“金华酒”“绍兴酒”“惠泉酒”“汾酒”等,仅清代《镜花缘》就有70多种。这些名酒在许多史籍中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