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法-翻译法?它有哪些优点缺点?

一、语法-翻译法的历史背景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时的欧洲,古拉丁文/古希腊文是约定俗成的人为的国际语,是各国共同的文化载体,是各国受过教育的人(特别是有识之士)、大小官员、僧侣都必修的课程。可是,作为目的语学习的这种语言在当时基本上仅存在于书面语中,学习这种语言的主要目的也是能够读懂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各种经典作品和官方文书,于是阅读成了当时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当时,古典语言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对学习者进行智力和思维训练。人们认为严密的语法是用来训练思维的最佳材料。古罗马教育家昆提利安(Quintilian)在其《演说术原理》(De Institutione Oratoria)一书中曾提到“语法是教人说话和写作的艺术”。对于说话,特别是在把演说视为一种艺术的古代欧洲,被认为是与智力及思维分不开的。就这样,语法成为当时外语教学的重头戏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另外,当时的外语学习者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的前提下学习外语的。那时候,机械主义哲学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机械主义哲学认为:一切语言都源于同一种语言,它们拥有共同的语法及词汇概念,差别仅表现为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对比翻译自然就成了外语教学的首选途径和主要手段。

我国著名教学法专家俞约法教授在评价这一教学流派时指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语法—翻译法证明自己胜任这一任务,因此一直被当年的语文教育界所广泛采用,而且代代相传。”

二、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原则

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原则有:

(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成教学目的。

三、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四、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流程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流程:

(1)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单词。教师说出母语的意思,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3)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5)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按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五、主要优点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优点:

1.有助于语言基本功的扎实积累

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学习者充分认识两种语言间的基本特征,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无须讳言,我国过去大批的外语学者都是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他们都有深厚的语言功力:理解力强,阅读水平高;博学多才,对目的语理解深刻。这是因为,语法—翻译法强调对语言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在长期的目的语和母语的对比过程中,语言学习趋于严密、精确,保证了学习者对词、句、篇的深入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在学习中对所学基本规则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认为认知是学习的开始,并以理解为目的。语法—翻译法还注重理解在学习外语方面的重要性。从这一点看来,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思路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这自然会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深层领悟并形成牢固的语文能力。

2.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稳固的自学能力。语法—翻译法以阅读为主要教学目的和训练手段,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者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及阅读心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过阅读,学习者还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学会了如何亲手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语法—翻译法素来注重语感的培养,这种具有自动化倾向的学习习惯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外语能力要求不高,易于操作

语法—翻译法在具体操作中采用母语与目的语对比的方式,大部分内容用母语讲述,进一步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该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只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只要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听清楚老师的授课,班额大小对教学并无实质性影响,因此有人说它是一种最低限度可行的教法。

六、主要缺点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缺点:

(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重书面、轻口语是语法—翻译法的首要缺点,也是批评者对它攻击的首要方面。很明显,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口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存在的。现代社会的国际交往日渐加强,急需大量的口语人才。显然单纯的语法—翻译法无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还证明:没有一种语言技能是孤立存在的。各种技能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或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充,对一种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另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此可见,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还会影响学习者语言潜力的开发,还会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进程。

(2)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简单、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者容易丧失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大量机械性练习来巩固学习效果的,过程单调乏味,甚至为了语法项目而人为创造一些无意义的练习,很容易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除了一些有耐心的学习者外,好些人因为忍受不了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对外语学习持消极态度。近年来学者们对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表明:学习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原因。

(3)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现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外语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因为教学方法的问题而让一部分学习者失去对外语学习的兴趣,不仅会造成教育上的浪费,更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彻底实施。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13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