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祭祖酒礼
从两汉到魏晋隋唐时期,祭祀祖先的风俗与封建的祭祀礼制进一步结合,并且逐渐通过礼仪制度在民间渗透,由此形成了以酒祭祀的民俗和礼制,并影响到全国各地的祭祀民俗的发展。
元代,葡萄酒的酿造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个时候人们祭祀祖先还出现了使用葡萄酒的状况。
在古代,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清明、冬至,民间都要进行祭祖活动。
届时,一家之主要率领全家给祖先斟酒,并把酒洒在地上行酹酒礼,以祈求祖宗神灵的庇佑。
古时每年的清明节,还有“饮福酒”的祭祖风俗,当天族长率领全族长幼酒祭祖先,然后打扫祖墓。
祭扫完毕后,由族长主持,集合全族至本族祠堂内,按辈份大小依次向祖宗牌位,跪拜并进香点烛烧纸献酒,祭毕按长幼尊卑就座,分食祭祖的酒菜,象征祖先赐福于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