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先师礼
皇家和民间除了酒祭自己的祖先外,还有酒祭孔子的习俗。
从汉代开始,全国民间的郡县在每年三月,都要行祭孔仪式,在祭孔后则举行酒会,届时科庠学堂师生都要开怀畅饮,尽兴欢聚。到魏晋以后,朝廷和民间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举行荐酒而祭,有音乐不进行选尸的释奠,各地郡学也设孔庙。到了唐代,人们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释奠已经很普及了。
到了唐宋以后,人们一直沿用释奠,并且以此作为学礼来祭孔。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到了清代,朝廷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这时候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都已成为祭祀制度。
这时候祀礼规格也上升了,出现了奠帛、读祝文、三献奠酒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