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灾皇帝为什么会下诏罪己?“罪己诏”的由来是什么?
每逢新皇帝登基,或重大国庆喜事,皇帝都要下诏大赦天下。如果遭逢天灾人祸,皇帝又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在史书中,有很多关于天降大灾皇帝下诏痛陈己过,以求苍生原谅、平息天怒的记录。
天子诏告天下,痛述己过被称作“罪己诏”。有关“罪己诏”的由来,据说源自商汤时期。相传大禹登上王位后,看到人心涣散,感到很伤心,于是痛哭流涕陈述自己的领导不力。商灭掉夏国后,汤颁《汤诰》,其中罗列了夏的种种恶行,陈述自己灭夏的原因,并表明自己定都的原因。在这之后,每逢天降灾祸,汤都要将罪过揽到自己身上,希望能够以此消除灾难。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效仿先祖,在天降大灾、国家出现危机时,祈愿上苍缓和矛盾、笼络民心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就是“天人感应”学说。该学说认为,天降灾异是对皇帝不良统治的警示,而天降祥瑞则是上天对皇帝善法美政的肯定和褒奖。用现在科学的观点看,所谓天灾是自然现象,并非天子一人所能主宰,即使他是至高尊者,同样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罪己诏”一般会罗列出皇帝认为自己犯下的至大之罪,或原则上,或修养上的问题。措辞讲究、语言真挚,其中也不乏帝王对自己统治行为的反思,这种行为也体现了古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夏禹商汤,还有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等很多帝王颁布过“罪己诏”。据史料记载,最为有名的“罪己诏”出自汉武帝,而颁布“罪己诏”最多的朝代则是封建皇权走向没落的清朝。
轮台罪己诏
在历代帝王颁发的“罪己诏”中,要数汉武帝的“罪己诏”最为著名。
汉武帝晚年,派出讨伐匈奴的士兵全军覆没,又因巫蛊之祸导致太子自杀,朝政混乱。于是汉武帝静思反省,在轮台宫写下罪己诏,陈述了自己兴兵劳师常年征战,导致人民生活痛苦;兴建宫殿园林,劳民伤财等一系列罪过,由于颁发诏令及时,汉武帝扭转了当时的不利局面,没有让汉朝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因此,轮台罪己诏也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诏,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