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测量地球”的人是中国唐代的僧一行吗?
古希腊的物理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当时听到这句话的人会觉得很好笑,这么庞大个地球,你如何能撬动它?其实,阿基米德说这句话意在表明力学原理,那么,阿基米德说这句话之前有人测量过地球有多大吗?
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据记载,最早测量地球的人是中国唐代的僧一行。
唐开元年间,为了制定出一部比较完善的历法,僧一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实测。在这次测量中,一行等人发明创造了很多测量仪器,不仅测量出了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日正午时分八尺之表的日影长和北极高度,还初步测算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当时天文学上是一次大的创举和飞跃。在实地测量过程中,其测量范围南到交州,北抵铁勒,共设置了12个测量点。他们使用测量比较法,以白马和上蔡为测量点,得出它们的实地距离与日影相差2.1寸,又以此测量比较了其他地方的差距,最终得出地上南北相差351.27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经过单位换算,得出了北极高度变化一度,南北距离为现在的129.22公里的结论。根据这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可以间接地求出了子午线的长度。随着人们对地球认识的不断加深,发现这条线就是地球的经线。
公元814年,阿拉伯的阿尔·花剌子模等天文学家对子午线进行了实际的测量,算出的结果是子午线一度约为111.815公里,但这次测量比一行的测量已经晚了90年。
在天文仪器尚不精准的古代,僧一行的测量准确吗?
用现代科学的仪器计算,一度相当于111.2公里,这样看来,僧一行的测量结果确实不够准确,但是僧一行的这一测量,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探索发现,并且证明了张衡所谓的“地圆”学说,为人类研究地球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