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去在饮食上有着“八大居”和“八大楼”之说,这些都是很有历史性的了,许多是在清代建立的,而现在有的已经彻底找不到了。
“八大楼”按名气大小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的都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东兴楼,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于1944年12月停业,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东家是清宫廷管理书籍的官员,掌柜为邹英臣、安树塘。原本无楼,故一度又称“东兴居”。山东胶东菜系,名菜有芙蓉鸡片、烩乌鱼蛋、酱爆鸡丁、葱烧海参、炸鸭胗等。
泰丰楼,开业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位于大栅栏煤市街,外观并不起眼,然里面极轩敞,有房百余间,可同开席面六十多桌,为南城其时之最。曾几经易主,然字号与风味未变,信誉显卓。山东风味,名菜有砂锅鱼翅、烩乌鱼蛋、葱烧海参、酱汁鱼、锅烧鸡等,尤以“一品锅”为著名。
致美楼,开业于明末清初,原为姑苏菜馆,后改为山东菜系,位于前门外煤市街。院落秀美,曲径通幽,清静舒雅,古色古香。菜肴讲究色、香、形、味。名菜有四吃活龟、云片熊掌、三丝鱼翅、寿比南山等。光绪二十八年曾再度扩大。
鸿兴楼,是一家以饺子出名的老字号,早年于菜市口开业经营,其饺子一两面可捏二十余个,其馅有肉馅、素馅、甜味、咸味、鱼馅、鸡馅……高汤火锅煮之,与众不同。其菜肴属山东菜系,名菜有鸡茸鱼翅、锅塌鲍鱼、葱烧海参、酒蒸鸭子、醋椒鱼等。
正阳楼,开业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位于前门外肉市南口,山东肴馔,其“涮羊肉”当时与清真东来顺的涮羊肉齐名,尤以螃蟹鲜肥、个大著称。名菜有小笼蒸蟹、酱汁鹌鹑、酱香鲜蟹等。
新丰楼,清光绪年间开业于虎坊桥香厂路口。也是山东菜系,尤以白菜烧紫鲍、油爆肚丝及素面、杏仁元宵等著名。曾在广安门内白广路重新营业的“新丰楼饭庄”,基本上继承了旧时的名菜名点,信誉极佳。
安福楼,是安蕴卿在王府井开的山东菜馆,系承父业。以糟熘鱼片、砂锅鱼唇、芫爆肚丝等为名肴。曾在朝外关东店重新开业的安福楼,在原鲁菜的风格上,又同时操作川菜,安的孙辈曾在此操办灶厨。
春华楼,位于和平门五道庙,规模相对小些,做菜讲究工料精细,其名菜有锅贴鸡、松鼠鳜鱼等。1934年,张大千在北平参加书画展后,到此用餐,曾传授一道“张大千鱼”的做法,以后便成为此处名菜。
除了八大楼外,北京还有八大居、八大春、八大坊。
所谓“居”,只办宴席,不办堂会,因此相对规模较小,是一般官员或进京赶考秀才落脚之地。
北京的八大居包括:前门外的福兴居、万兴居、同兴居、东兴居(此四家又称“四大兴”),大栅栏的万福居、菜市口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西四的同和居、西单的砂锅居。
其中福兴居的鸡丝面颇有名,光绪皇帝每次逛八大胡同,必去那里吃鸡丝面。砂锅居专用通县(现通州区)张家湾的小猪,做出的白肉有66样品种,地小人多,只卖半天,过去老北京有句俗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说的就是它的兴隆。广和居是鲁迅先生邀朋聚友常去的地方。广和居是道光年间专为南方人开设的南味馆,其中南炒腰花、酱豆腐、潘氏清蒸鱼、清蒸干贝、蒸山药泥,都名噪一时。
“春”多是南方口味的饭馆,八大春指芳湖春、东亚春、庆林春、淮阳春、新陆春、大陆春、春园、同春园。这八家大饭店均设在西长安街一带。其中,东亚春为广东风味;新陆春、大陆春、庆林春为四川风味;淮阳春为淮阳风味;春园、芳湖春、同春园为江苏风味。
而八大坊最为神奇,是指泰合坊、六合坊、均宜坊、明宜坊、便宜坊,因便宜坊有四家分号,所以每家分号都算成是八大坊之一,可见便宜坊在老北京食客们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