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由来是什么?商标的发展历史?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俗称“牌子”。两千多年前,我国工匠为了区别自己的劳动,就在产品上铭刻姓名和记号,牧民在牧畜身上烙印,以此来辨认,这些都可称作商标的雏形。
史料证明,我国最早的商标,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石兔作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画像鲜明突出,很吸引人。
图画的上端横写着店名——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两侧写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的条幅;图下摆从左到右写有关于经营范围、方法和质量要求的告白:“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简单生动的文字和图画,真不失为是一则典型商标图案。
国外最早的商标是公元1473年出现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张贴印刷商标,比我国刘记针铺商标要晚好几百年。
国外最昂贵的商标,当推美孚石油公司的商标,他们用重金聘请了许多专家,调查了55种语言和大众的心理,从一万余个罗马字组成的商标中选出一个,历时六年,耗资达140万美元。从中也可以看出商标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法,是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新中国在1983年3月3日开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标志着我国贸易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化、正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