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开山之作?
1920年开始,鲁迅先生应邀到北京各高校讲授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就是在其讲义基础上增补而成,1923年正式出版,全书加上提要,总共为29篇。胡适称赞这本书是“开山的创作” 。
《史略》对中国传统小说的梳理,一方面依据朝代,涵盖汉、六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展现了小说从发端、成形、成熟、转折到繁荣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立足于各个阶段小说的特点,并依此进行分类,从形式上来讲,有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朝拟话本等;从内容和主题上来分,则有六朝时的志人志怪小说,元明时期的讲史小说,明朝的神魔小说和人情小说,以及清朝的讽刺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公案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等。
全书在梳理各阶段小说的成就和特点的同时,对作品在创作上的得失也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比如鲁迅先生认为《三国演义》在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描写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形象脱离生活,人物形象过于类型化等。此外,《史略》对小说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都作了系统的阐述,对历代的重要小说作家和代表性作品也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可以这样说,《史略》是一本自成体系的中国小说通史。鲁迅先生在《史略》中采用的类型研究方式也成为此后小说研究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