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何以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作品?
在关汉卿众多作品中,《窦娥冤》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赞曰:“此剧为元曲悲剧的第一杰作。” 该剧之所以深受欢迎,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内心期许。《窦娥冤》深刻揭示了“官吏无心正法,百姓有口难言”的社会现实,但窦娥希望有“清如镜,明如水”的统治者来替她伸冤,戏曲的结局也是如此。显然,这里想要强调的是王法,清官终将战胜罪恶。符合中国普通民众的内心期待。
第二,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窦娥冤》多种冲突交织,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失去父亲、丈夫亡故、遇见歹人、遭遇贪官、被迫认罪,现实的残酷震慑着观众的灵魂;情节曲折复杂,节奏紧凑,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惊奇感。《窦娥冤》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公案剧。
第三,人物形象极易引起情感共鸣。窦娥身上有坚强的一面,符合当时社会的伦理要求。她孝顺婆母、恪守妇道,她的反抗更多的是为了维护传统。因此,她的死亡能够激起当时的观众深深的同情和悲悯。
第四,通俗的语言符合演出需求。杂剧主要是给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老百姓看的,语言通俗是戏曲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那段最著名的【滚绣球】,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但其语言却直白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