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哪些剧目最有影响力?
元明清三代都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元杂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王实甫的《西厢记》则开辟了浪漫主义的道路。
元代高明根据宋元时期流行于民间的蔡伯喈的故事创作了《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被誉为“曲祖”、“南曲之宗”。其后,徐渭创作的《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女状元辞凰得凤》四出短剧总称),其思想内涵在明代杂剧中无与伦比,艺术上亦庄亦谐,雅俗共赏。
明隆庆年间,梁辰鱼根据昆山腔写就的《浣纱记》搬上舞台,大获成功。从此,南方戏曲传奇取代杂剧鼎盛于世。
明末,戏剧大家汤显祖惊艳亮相,“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影响深远。尤以《牡丹亭》成就最高,词曲典雅,清远婉转,已有多种文字的译本。
清初,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双峰并峙,蔚为奇观。《长生殿》旋律优美,曲词文雅,结构细密,庄谐参差,交错有致。近代戏曲大家吴梅称其“集古今耐唱耐做之曲于一传中” 。《桃花扇》是清代传奇代表作,戏中故事都“确考时地,全无假借” ,通篇布局工整,词采出众,王公贵绅,争相传抄,康熙曾将剧本传入宫中观阅,之后誉满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