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本身蕴含了哪些文化价值?
纵观汉字演变历史,我们发现,中华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反观汉字,我们会发现汉字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1.造字方法的文化价值。汉字具有鲜明的“绘画性”,但汉字象形和绘画艺术有着质的区别。汉字重“象”,绘画重“形”。如“山”字,既有现实的“形似”,又有浪漫的“神似”,赋予“山”字特定的含义。就哲学来说,汉字以现实主义创造方法为主,如“人、象、鸟”等象形字,“末、刃、逆”等指事字;而“析、男、女”等会意字,“材、斧、闻”等形声字,都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融入了浪漫想象。
2.汉字结体原则的文化价值。汉字结体原则是辩证相生、中正和平。
(1)汉字结构整体的文化价值。重心平稳是汉字结体的第一要求。“永”字八法,重心不失是字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和之美”内涵的内在要求。行书和草书,不拘一格,追求整体平衡,《兰亭集序》中“之”字各有造型,但整部作品平衡有致。
(2)汉字线条直笔和曲笔的文化价值。汉字可以说是在线条的直笔和曲笔这一对“矛盾体”组合过程中结体形成。如“回”字曲带方圆,“正”字横竖相接,“同”字方圆相依,其中的生克变化,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体现了对立统一。在各种组合中,实现特定的逻辑价值,体现着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如同一偏旁的字群,每个汉字各不相同,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而它们共同的偏旁显示了该汉字的普遍属性,如“言”字做部首,造出如“讲”、“诉”、“话”等一系列字来。没有共性就没有个性,没有普遍性也就没有特殊性,这正是中正平和美学原则的体现。汉字,用几组简洁的符号,组成了无限复杂的表述系统,体现着阴阳生克同构的文化特征。
(3)汉字点、线、面构成关系的文化价值。首先是汉字既独立又有机关联,有着系统的整体性。如“木”字,由横、竖、撇、捺等几个笔划组合而成,作为基本符号元素,横、竖、撇、捺本身无多大意义,但按一定逻辑组合成字,其中横、竖、撇、捺等元素相互进行了信息交换,构成了“木”字。“木”字质变成为偏旁“木”字,进而构成“林”字,“木”字再起质变。整个汉字系统的演变过程,就是在不断信息、能量的交换中注入新的活力的进化过程。
总之,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理念与智慧,承载了汉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了东方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