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民居的拆迁问题?
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不少地区的文化保护规划没跟上,以致不少经典的民居建筑被轰然荡平。如何化解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城镇建设的决策者首先要澄清认识上的误区,要认识到不少旧事物里面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许多乡村和城镇在拆迁的过程中逐渐丢失它自身的乡土价值和文化传统。这样的乡村和城市,已经找不到文化与传统,当然也不会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归宿。文化是人类的“根”与“魂”,反映了一个地方和民族的精神特质。“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是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核心。
除了对传统建筑的合理保护和修缮外,在新建筑的营造上,也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某些设计理念,让现代建筑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例如,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曾说他的建筑理念是向乡村学习,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宁波博物馆,就是在拆迁的废墟中,又将旧砖碎瓦拾起来,砌到他的新建筑的墙体中,造新如旧。他还将老房子中那些消失的美丽造型如冰纹格、花窗等运用变形的手段重新融入到新建筑的装饰中,把读者带到了文静悠闲的古代,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