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断代史?为什么说《汉书》开断代史的先河?
所谓断代史,指的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即记述一个朝代历史的史书。
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着的《汉书》(又称《前汉书》),仿照《史记》的体例记事,开创了中国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在它之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这种体裁,可见它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之大。后人常将《汉书》与《史记》并提,称为“史汉”。
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固之父班彪,为续补《史记》,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班固决心继承父业,在《史记后传》基础上编撰《汉书》。后得到明帝的准许与支持。班固前后经过二十余年勤奋不懈地努力,到章帝建初年间,大体完稿。班固死后,未完成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续成。该书上起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下至公元23年(王莽地皇四年),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各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汉王朝二百三十年的社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