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是哪几个?
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广西灵渠和浙江它山堰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秦国的李冰父子主持兴建,时间约在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之间,其位置在今四川都江堰市。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留存的、最早无坝引水的大型水利工程。(详解见5-4-9.“都江堰”、“坎儿井”对古代农业生态有什么价值?)
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是由韩国名为郑国的人在秦国主持兴修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陕西关中平原偏北部。为纪念郑国的功劳,秦国将其取名为郑国渠。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良田,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客观基础。
灵渠:灵渠位于今广西省兴安县,由史禄受秦始皇之命主持,于公元前214年完工。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斗门”的巧妙运用,使灵渠成为世界上最早建造并使用船闸、最早跨越山岭的运河。两千多年来,灵渠一直是内地和岭南的主要交通水道。如今,灵渠依然在灌溉、供水和旅游方面发挥着作用。
它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由当时的县令王元玮主持修建,位于今浙江省宁波的鄞江镇西南,是一个御咸蓄淡的灌溉工程。堰用条石砌成,堰身中空,内用大木梁做支撑。堰下可抵御甬江上涌的咸潮,堰上可拦溪水分南塘河。堰坝可灌溉数千顷农田,并引入宁波市,供居民饮用。它山堰历经唐宋至元明清屡次疏浚治理,为当地的农田水利做出很大贡献。目前堰坝尚在,已无引灌功能,只作为文物观赏及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