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的主要罪状吗?
京杭大运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
公元584年,由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修建的广通渠完工,可航行“方舟巨舫”。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下令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修建大运河。最先修建的是通济渠,渠长近一千公里,却只用时半年。当时为了赶工程,大约有四五十万百姓为此献出宝贵生命。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征调十余万人,对邗沟进行大规模的修整。之后第六年,隋炀帝又下令拓展江南河,想直达会稽(今绍兴市)。公元608年,隋炀帝在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的河北五渠基础上,又拓展扩建了一条航运能力更大的运河——永济渠。永济渠的修筑使河北诸郡上百万的百姓疲于劳作。广通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等五条运河呈扇形将东南和东北等地贯通起来,形成了后来京杭大运河的基本网络。隋以后,历朝历代对大运河又进行过维修和整治,如唐代改造通济渠和永济渠,宋代修建汴京四渠,直到元朝修建济州河、通惠河和会通河后,京杭大运河正式打通。
修建大运河,过度挥霍劳力,不顾百姓死活,说隋炀帝有过不无道理,但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却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与禹论功不较多”。功过是非,当辩证待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