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篆刻艺术之“印从汉出”的观点?
篆刻的学习与书法一样,开始都需选择一些优秀的范本,汉印在数量、内容、风格、精美程度等方面远胜前朝,达到我国印章艺术中的全盛时期。“西泠八家”的奚冈曾提出“印从汉出”的观点,是因为治印离不开篆法、章法和刀法这三个方面,而汉代治印技术在这些方面都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
首先,篆法的成熟。汉代出现了比前代更适用于印面的文字——缪篆。缪篆在印面上的特征是以字就章,结体方正匀称,笔画合理增减,形随印变,从而形成汉印宽厚、博大、沉雄的时代风貌。
其次,看似平整,实则多样的章法。汉印在章法艺术上,“于平整处求变化”。初看汉印貌似章法简单,千印一面,不生动,内容单调(以名章为主),实则变幻无穷,于平整中求奇崛。比如汉印根据印面的需求,注意笔画的增减、线条的延缩、章法中的分朱与布白、非简单对称、视觉的平衡等等。
再次,刀法上给后世以启迪。汉印(尤其是汉官印)主要用金属做印材,制作工艺以铸印为主,其坚固程度值得推崇。其中以汉印急就章中的刀法特征最为鲜明,似为冲凿而成,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治印之法,成为近代篆刻大师齐白石的刀法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