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作品何以成为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魏晋书法在承袭汉代书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里程碑式的书法典范的出现,奠定了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基础。秦汉时期在文化教育上的强化和统一,在客观上为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汉初以来文字学和书法艺术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书法往往成为汉代士人的利禄之门。此时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教学机构,重教崇艺,蔚然成风。
二是思想基础。汉末以来社会动荡,政治分裂,玄学清谈盛行,信札成为士大夫等贵族阶层之间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其书体更是书法的自由天地。书法世家也逐渐增多,如三国魏之锺氏,西晋之卫氏、陆氏,东晋之王氏、庾氏等。
三是理论基础。秦汉以来,专门普及文字和书法研究的论著的出现树立了理论典范。著名的有汉代合编秦代李斯等人的《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而成的《训纂篇》,作为小篆的识字教材;史游编篡的《急就篇》等,皆为后世书法家所宝重。
四是技术基础。书法艺术在魏晋时开始走向了完全的自觉阶段。书法艺术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欣赏的对象,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创作或者书法鉴赏,并把其作为自觉的艺术审美活动。不同字体也开始成熟并趋于稳定,书法家在书写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基本笔法。
五是名家楷模。魏晋以来陆续出现了几位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汉末的张芝有“草圣”之称;汉魏的锺繇被后世誉为“楷书之祖”;晋末的王羲之更是登峰造极,获得了“书圣”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