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书坛走向的主要书家、书论及碑帖有哪些?
先秦: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以《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为代表,西周时期代表作有《大盂鼎》、《散氏盘》等,春秋战国时期有《秦公簋》、《石鼓文》等。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没有得到记录与流传。
秦汉: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书法家,以李斯、蔡邕、张芝为代表。李斯在小篆创造推广方面功不可没,传《泰山刻石》等为其所书;蔡邕精通隶书,《熹平石经》为其代表作;张芝有“草圣”之誉,传《冠军帖》为其所书。这一时期其他著名的碑帖还有:端庄典雅、法度森严的《礼器碑》;飘逸秀丽,舒展洒脱的《曹全碑》等。
魏晋南北朝:书法家以锺繇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最。锺繇有“楷书之祖”之誉;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与其子王献之被后世尊为书法界“二王”。这一时期著名碑贴还有《三体石经》等。
隋唐五代:书法家有李世民与智永,其代表作分别是《温泉铭》和《千字文》;有“楷书四大家”中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其中颜、柳二人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代表作分别是《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有“颠张醉素”之称的草书大家张旭与怀素,其代表作分别是《古诗四帖》和《自叙帖》;有以草书与书论著称的孙过庭和他的《书谱》。
宋代:书法家有被称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丰腴跌宕,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纵横拗崛,米芾的《蜀素帖》豪放俊迈,蔡襄的《自书诗帖》端庄浑厚、婉美淳淡。宋代还有以“瘦金书”著称的赵佶与其《千字文》。
元代:赵孟 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通音律、能诗文、工书法、精绘画,书法中尤以楷书和行书见长。
明代:书法家有以台阁体为最的沈度和沈粲,代表作分别为《敬斋箴》、《梁武帝草书状》;有“华亭派”代表董其昌与他的《行草诗卷》;有文人艺术家徐渭与其《七言绝句轴》,以及有争议的书家张瑞图和王铎,其代表作分别是《行书五绝诗轴》和《行书临帖轴》。
清代:书法家有引领清初书坛的傅山与朱耷(八大山人),传世之作有傅山的《行草七言诗轴》、朱耷的《草书小山野水七言联》;有以篆书著称的邓石如和他的《篆书四箴四条屏》;有海派大师吴昌硕与其《临石鼓文轴》。
中国历史上影响书坛走向的书论有:汉代蔡邕的《笔论》和《九势》,魏晋时期卫铄的《笔阵图》,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清代梁 的《评书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