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断续法的一断一续和时断时续?

连续性和完整性是叙述这一表达方式的两个特点,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为了取得某种艺术效果,也不妨使叙述的线索暂时中断一下,在插入其他的描述或议论之后,再把中断的线索接续上。这似乎是线索的中断,其实是“阳断阴连”。

一、一断一续

鲁迅的《在酒楼上》有如下一段叙述:

“我先前并不知道她曾经为了一朵剪绒花挨打,但因为母亲一说起,便也记得了荞麦粉的事。意外的勤快起来了。我先在太原城里搜求了一遍,都没有;一直到济南……”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花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休息了。

“一直到了济南,”他向窗外看了一回,转身喝干一杯酒,又吸几口烟,接着说,“我才买到剪绒花。我也不知道使她挨打的是不是这一种,总之是绒做的罢了。我也不知道她喜欢深色还是浅色,就买了一朵大红的,一朵粉的,都带到这里来。……”

在吕纬甫叙述他为顺姑辗转买剪绒花的过程中,突然插入一段景物描写,使线索中断,旨在启发读者将其人其事与景物相照应,来窥视其内心世界。

这是吕纬甫看到的景物,也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这里有对他斗争生活的追念,有对他走向颓唐的责问,有对他渺茫前途的叹息。读者在回味思索之际,会深深体会到一种启示、鼓舞和号召的意味——既然在积满白雪的土地上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朵,那么在社会生活中,难道就不能开出花朵来吗?难道就不能变得美好和光明起来吗?

这样的景物描写,使叙述有断有续,可收到多种艺术效果:人物的讲述与特殊景物融合起来,使文中有人有事,有景有情,避免了叙事呆板之弊;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巧妙地通过景物描写折射出来;充满活力的美景映衬着颓唐的人物以及他所讲的“无聊的事”,不仅激发着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而且还给读者以启迪。

二、时断时续

《水浒传》第九回,描述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一段文字,便采用了时断时续的叙述方法。

洪教头叫嚣着要与林冲比棒,我们期待着赶快开始,并且预测着谁胜谁负。当被“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阻断后,这种期待和预测得到了加强。好容易盼到了洪、林比棒,正要看个究竟时,林冲却叫道“少歇”,“小人权当输了”。此时读者的期待发展为焦急状态,那预测也更加捉摸不定了。当开枷重新较量时,柴进却又叫道“且住”。此时读者的心态正如金圣叹所言“心痒无挠处”了,急需知道结果,急需得到满足。作者的高明,不仅用时断时续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读者欣赏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抓住读者“急需”这一时机,适时地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叙述的中断与接续,实际上是似断而实连,是为了让文章的思想脉络或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采取一种比较隐蔽的或者更为曲折的方式向前发展。这是古人在论及文章“筋脉”时常常提到的一种技法。清代林纾在《春觉斋论文》里说:“魏叔子之论文法,析而为四:曰伏,曰应,曰断,曰续。……伏处不必即应,断处亦不必即续,此要诀也。”叙述中的中断与接续,之所以成为一种富有魅力的技巧方法,就在于紧紧抓住了人们的期待与预测的欣赏心理。

人们对于真相大白的现象,不如对于若明若暗的现象关心。所以王朝闻在5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接近高潮,不到顶点,留有余地。越接近高潮,期盼越急切,而不到顶点,预测则愈活跃,留有余地,才能给读者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激发再创造的活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3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