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孟母三迁”对家庭教育有何启示?
“曾子杀猪”和“孟母三迁”等故事为历代所称颂,并流传至今。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妻子为了哄孩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事后,他的妻子并未打算兑现自己的诺言,而曾子认为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不应该骗孩子,于是真的杀了猪。在故事中,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做人做事要言而有信、诚实可靠,不欺骗。真诚待人、取信于人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
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但由于孟子小时候生性顽皮,模仿性强,常常从自家周围的环境中模仿别人的言行,孟母因此三次搬家,目的是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该重视环境,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或事物影响。
所谓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中往往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指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几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家庭教育的要义。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协同的过程,在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中,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刻,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由于家长的行为在孩子的生命教育中具有启蒙性,而且这种教育又是长期且全面的,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