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波尔多葡萄酒(红酒)之都的因素与原因之一:重现辉煌的意大利
罗马人是葡萄传播的使者,帝国铁骑所到之处无不种上了葡萄。今天的亚平宁半岛,有罗马人的另一种荣耀——意大利葡萄酒的产量仍是世界第一。如今,代表意大利最高水平的葡萄酒来自于皮埃蒙特(Piemonte)和托斯卡纳(Tuscany),这两个地方也毫无例外地直接受惠于波尔多。
19世纪中叶,巴斯德的现代葡萄酒理论尚未传至皮埃蒙特,市场上充斥着粗制滥造的低档甜酒,直到法国人路易斯·欧达赫(Louis Oudart)到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路易斯是波尔多的行家,法国人运用波尔多的经验很快酿出了干型并且耐久存的巴罗洛(Barolo)——没错,现代的巴罗洛是在法国人手中诞生的,如今的巴罗洛也是意大利最优秀的葡萄酒产区之一。1870年代,皮埃蒙特还建了两家酿酒研究所,普及路易巴斯德的现代酿酒理论和技术,这个最毗邻法国的产区,迅速成为意大利的“火车头”,而紧跟皮埃蒙特脚步的,是托斯卡纳。
托斯卡纳最精华的产区,有古典基安蒂(Chianti Classico),也有南边的蒙塔奇诺(Montalcino)。位于托斯卡纳的碧安帝山迪(Biondi Sandi)酒庄在1880年代开始致力于酿造好酒,为得到好果实不计代价,橡木桶长期陈酿,酒品极其浓郁,价格不菲,这被认为是首款堪比波尔多名庄陈年能力的葡萄酒。这款极负盛名的佳酿,也像波尔多一样出副牌酒,19世纪里,整个意大利的葡萄酒产业很低迷,品质出众的碧安帝山迪一枝独秀,却也是本地人眼中的异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托斯卡纳的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疲软,为了反抗意大利刻板的原产地命名制度,一些不安分的年轻人打破常规,运用波尔多的品种和理念,造就了今日意大利最具盛名的“超级托斯卡纳”。这些酒自成一派,主要采用赤霞珠酿造,橡木桶长时间陈酿。其中有“意大利酒王”之称的西施嘉雅(Sassicaia),其葡萄苗来自罗斯柴尔德男爵的拉菲酒庄。再比如奥纳亚(Ornellaia)酒庄的马赛多(Masseto),酒体庞大,极耐陈年,价格奇贵,采用100%的梅洛,这活脱脱就是波尔多酒王柏图斯(Petrus)的翻版。在传统与革新的较量中,波尔多的精神在托斯卡纳落地生根,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