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学说的文化价值何在?
首先,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理论,它是一个涉及政治、哲学、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思想体系。商鞅和韩非等主张法令是治国之本,“不法古,不循今”是基本原则,韩非建立起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学说体系。
其次,法家的政治学说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儒家主张以仁义道德来调和社会矛盾;道家主张以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来返璞归真;墨家则呼吁“兼爱”、“非攻”来消除阶级矛盾。只有法家,对现实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洞察。
再次,先秦法家学说也对法理学领域有重要贡献。商鞅、韩非不仅在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方面,而且对法的起源、性质和作用、法和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立法和司法的程序与方法等法理学的内容都有所探讨。
如何评价法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主张变法革新,以“法治”代替“礼治”,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商鞅主张严厉打击那些满脑子保守思想的“游宦之民”,同时要培养和提拔做出了实际贡献的“耕战之士” 。反对儒家向学生灌输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倡导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强调对民众进行“法治”教育,一切应该以“法”为标准。
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所以,他主张禁止一切言论和结社的自由,反对盲目复古和空谈的学风,注重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