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释、道被称为“三教”文化?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儒、释、道三家被宗教化而形成了儒、释、道三教。习惯上称之为“三教”文化。
如今讲的宗教含义和古代所称的儒、释、道三教其实并不完全相同。宗教一词来自佛教,佛教中把释迦牟尼所说的内容称为教,把其弟子所说的内容称为宗,合称为宗教。而现在所用的“宗教”概念来自英文中“religion”一词,是指相信人的灵魂不灭并受上帝支配的信仰。所以“religion”的含义,远比佛教称谓的宗教内涵广泛得多,在这个概念中,儒、释、道三家称为宗教主要是指学说理论体系,名为教,实为家。从其社会功用来看,把儒、释、道三家称为“三教”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中国历史上所称的“三教”和王重阳主张的“三教合一”,都应从学说哲理上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