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们三代以前都是农民”?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农业是如何起源的。中国是东亚农业起源中心的主体,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农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形成时间: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经济构成: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生产力发展:依靠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把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臻完善。
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私有制。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古代农业对中华民族的滋养和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农业不仅养活了庞大的人口,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农业一直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中盘桓,商品化程度低。从传统农业延续至近代,仍然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之中。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才开始解体。从清末到改革开放,我们都在进行着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乃至新兴产业,这是几千年以来的生产方式和劳动者身份的划时代的转变。但是,这个过程与漫长的农业生产相比,只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情。所以说“我们三代以前都是农民”这句话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