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何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从现有的思想与文字资料看,“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说是出自六经之首的《周易》。《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这对概念提出后,在中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原和派生物的范畴。汉唐以后,哲学家曾就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展开过长期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