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性三品说”观点的吗?
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认为“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恶,“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这就是“性三品说”的基础。
董仲舒以后,王充明确指出:本性有善有恶,是指一般人的本性;孟子说的“性善”,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说的“性恶”是下等人的本性,从而更加明确了人性分为三等。
到了唐朝,韩愈作《原性》,明确提出“性三品说”。韩愈认为人的本性(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上品的人,有一条做得很好,其他四条也能做到;中品的人,有一条做得较差,其他四条则勉强可以;下品的人,对其中的一条会完全做不到,其他四条也常常违背。根据这种理论,韩愈提出对上品人用“教”的办法,对下品人用“制”的办法,使之“畏威”。教育可以使中品的人变好,但无法改变下品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