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是指什么意思?
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拆开各自可指地理上的三江五湖。但“江湖”作为一个合成词,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这里所说的“江湖”,指的是广阔逍遥的适性之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为了生存,两条小鱼相互吐沫来润湿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