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崇有派的领袖是谁?
裴頠,中国西晋哲学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他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之职,是司马昭政权的幕僚。
裴頠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在裴頠看来,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规律。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对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极为不满,试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
裴頠在当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崇有派的领袖。著有《崇有论》,《晋书》将其完全载入裴頠的传中。黄玉顺《咏裴頠》:“裴頠逸民称谈薮,何王贵无我崇有。无为乃是君王事,臣子安得拱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