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会才人是什么意思?书会才人是什么人?
要知道书会才人是什么人?他们是做什么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书会”。书会在宋代就已出现,简单说就是文人剧作家和民间艺人的组织,主要是为勾栏瓦舍中演出的杂剧、讲史、诸宫调等通俗文艺撰写文学脚本,是一种以民间艺人为主体的行会组织。到元代,一些有名气的书会组织相继出现,如九山书会、玉京书会、古杭书会等。
元代初年,汉族知识分子不被蒙古统治阶级所重视,科举考试停试了几十年,他们仕途无门又别无他能,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在饱受歧视的环境中,这些沦入社会底层的落魄书生们不甘心才华被埋没,借从事杂剧创作来倾吐苦闷,并以此为生计。于是,他们纷纷加入书会,为艺人编写杂剧剧本,以此为业,尽情地挥洒其才华。这些才人们大都生活在社会底层,流连于市井勾栏。但正因如此,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人民生活、百姓苦乐。这批与广大民众息息相通的才人们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样,文人作家与民间艺人才充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精彩纷呈的元杂剧。可以说,元杂剧创作的中坚力量就是这些书会才人,经过文人之手的元杂剧更加优秀成熟了。
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所记有“前辈才人”和“方今才人”若干,还有《录鬼簿续编》所记的七十余位曲家。这些人中,多半为书会才人。许多元杂剧大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均出身于书会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