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是一个民国时期形成的,以消闲、趣味为创作宗旨的通俗小说流派,它在近代社会前期已经有了发展雏形,繁荣发展的趋势一直持续到五四前夕。流派以上海为大本营,拥有庞大的作家群和读者群,他们以《礼拜六》、《小说丛报》等期刊杂志为阵地,因此又叫做“礼拜六派”。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作者大多是以文为生的文坛才人,他们将小说当成现代都市的娱乐消费品,为吸引读者,增加销量,小说在模式上都遵守“新才子+佳人”的规则,内容上都不离“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俗套,句法上词章化、骈偶化特征明显。鸳鸯蝴蝶派小说承袭了古代白话小说的传统,在形式上以长篇章回体小说为特色,而短篇最可读的则首推传奇故事。鸳鸯蝴蝶派虽然对小说地位的认识偏低,但它的出现也有其重要意义:他们的作品注意变换叙述方式,采用横断面的结构形态,通过日记体和书信体,反映了特殊时期的社会面貌以及人们彷徨、困惑、无奈的心理状态,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达空间。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张恨水、严独鹤、周瘦鹃、徐枕亚、李涵秋、陈蝶仙等。代表作品还有《断鸿零雁记》、《火车中》、《沧州道中》、《东方神侠传》、《雪鸿泪史》、《杨乃武和小白菜》、《海外缤纷录》、《霍桑探案集》、《金粉世家》等。这些作品中,以徐枕亚的《玉梨魂》和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有名。
《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文言小说的奠基之作,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女主角白梨影是一个哀怨美貌的寡妇,她对住在与她一墙之隔的男家庭教师何梦霞暗生情愫。白天两人在众目监视之下,拘束礼节,晚上却相思成疾,暗中书信往来,他们之间表达爱恋的书信就由何梦霞的学生也就是白梨影的儿子鹏郎传递。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寡妇不可能再嫁,何梦霞为此忧愁憔悴,梨影便介绍她的小姑筠情与梦霞订婚。但何梦霞仍然暗恋着可望而不可得的梨影,而筠情也因此郁郁寡欢而夭亡。最后,梨影也染上时疫病故,何梦霞含悲忍痛东渡日本学军事,于辛亥革命时回国,在攻战武昌的厮杀中阵亡。作品笔触细腻深曲,写出了想爱又不敢爱的爱情矛盾心理,徐枕亚因此被称作“言情鼻祖”。
《广陵潮》也是鸳鸯蝴蝶派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它以云麟与伍淑仪、柳氏、红珠的恋爱婚姻为主线,详尽描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扬州云、伍、田、柳四家人的盛衰荣辱、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扬州、南京、武汉、上海等地几十年间社会人生的大变化。《广陵潮》融浪漫爱情与社会写真于一体,展现了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政治风云变幻。
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当时一度风靡,徐枕亚的《玉梨魂》,曾创下了再版三十二次,销量数十万的纪录。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也曾先后十数次再版,鸳鸯蝴蝶派作品受到大众读者的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