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年间,一介寒儒毛宗岗与他的父亲毛纶一起为《三国演义》做了评点,他们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做法,假托《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的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形成所谓的毛本《三国演义》。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内容上的增删,还整顿回目,与原著比较,其中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
所谓“三绝”是指“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提出:“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他认为,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毛宗岗在三国众多人物中,挑出三位个性鲜明的重要人物,从不同方面,运用简洁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品评。在评点诸葛亮之“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时说:
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在评点关云长之“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时言:
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忭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在评点曹操之所谓“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时言:
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李林甫虽能制禄山,不如操之击乌桓于塞外;韩侂胄虽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晋: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毛宗岗通过对诸葛亮、关羽、曹操这三位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进行举例分析,展现了三人超凡脱俗的个性特征。这种从历史史实出发评点历史人物的方法,体现了毛宗岗的史学精神。《读三国志法》附于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卷首,旨在为后世人读《三国演义》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其中针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处理提出了一系列颇为卓越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