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艺术经过宋代的蓬勃发展在元代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女性“说话”名家和有名的话本小说,说话艺术在宫廷和民间都广泛流行。《全相平话五种》是元代编刊的讲史话本,其中包括五种书,即《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这五部书在版式风格上保持一致,粗略的文字配以简单的图画,可以看出其功能是供普通民众阅读的。全书叙事简括,应当出于民间艺人之手,话本虽然依据历史事实进行创作,但也吸收了民间传说,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演义小说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武王伐纣平话》讲的是正史野史均有记载的商纣王因宠幸妖女苏妲己而亡国的故事,话本将故事情节安排得荒诞离奇,很能吸引人。纣王因被玉女美貌吸引,日思相见。宰相宏夭献计,令官宦人家进献美女,大臣苏护之女名妲己,年仅十八,相貌倾城,被选入宫。在护送妲己进宫途中,夜半狂风乍起,一只九尾金毛狐狸闯进驿馆,吸干了妲己的三魂六魄、阳气、骨髓,狐狸钻进妲己的空皮囊中被献给纣王。狐狸精变成的妲己不仅貌美,并且工于心计,很快就令纣王对她言听计从,纣王从此荒废朝政,任用奸臣,妄杀贤良,终至亡国。
《七国春秋平话后集》说的是历史真实人物孙膑、邹忌、乐毅等人的传奇故事,因情节大多出自虚构,所以充满了神话色彩。孙膑率兵伐燕有功,却被邹忌、邹坚所忌,于是隐居云梦山。乐毅破齐之后,孙膑下山救齐,与乐毅斗阵法,大败乐毅。乐毅不服,请师父黄伯扬摆下迷魂阵,孙膑也请师父鬼谷子下山,大破迷魂阵。孙膑本是战国中期的军事家,这篇平话把他写得仙风道骨,颇具神仙色彩。
《秦并六国平话》讲述的是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故事,所记基本忠于历史事实,虚构成分较少。故事讲秦始皇企图吞并六国,想通过和平方式说服各国主动归顺,楚国联合其他五国抗秦。秦始皇命令大将王翦先后灭了韩国、赵国。燕太子丹命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所杀,燕王无奈之下将太子丹的头送给秦王,又奉上金银财宝,但只求得短暂的和平。不久,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但没过多久,又被刘邦所灭。
《前汉书平话续集》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大封功臣,但他对韩信等人心存猜忌,所以设计夺去韩信兵权并以谋反罪诛之。韩信手下六将为他报仇,却不得成功,他们知道天命所归,自刎而死。不久,彭越、英布先后被杀。但天下初定,刘邦就一命归西,吕后想改刘易吕,却终未成功。
《三国志平话》用因果报应的方式讲述了魏、蜀、吴三国分封割据的矛盾和斗争,其中涉及的人物有刘邦、吕后、韩信、彭越等,故事情节离奇生动。
宋元讲史话本把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组织成连贯的、完整的故事,广泛地从史传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为以后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途径,也成为下层普通老百姓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全相平话五种》是宋元话本小说中记述较为详尽,可读性较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