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墨探花”享誉清朝书坛的是书法家王文治吗?
清朝书坛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一说,“浓墨”前文已作介绍,指的是刘墉;“淡墨”则指的是王文治,二人都是清初书法名家。
王文治,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探花官翰林侍读,字迹清淡秀逸,因此被誉为“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的刘墉成鲜明对照,其书名与刘墉齐。与姚鼐交往甚密。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大帝对董其昌的大力推崇,因此很多书家的书学历程都受到董字的深刻影响,王文治也不例外。王文治楷书虽然以褚遂良为根基,行书学《兰亭》、《圣教》,但主要还是承袭了董其昌平淡雅秀的基调,一派端庄,而又风神潇洒,焕发出浓浓的文人气息。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日本很多博物馆都珍藏着王文治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