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上,明末清初“金陵八家”分别是谁?
在中国画史上,有“金陵八家”一说。他们是:龚贤、樊圻、高岑、邹哲、吴宏、叶欣、胡慥、谢荪。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另指陈卓、吴宏、樊圻、邹哲、蔡霖沦、李又李、武丹、高岑为“金陵八家”。但多以前说为准。
“金陵八家”从事绘画艺术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明末天启、崇祯到清初康熙年间,是生产或寄居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八位画家。后世称之为“金陵画派”。其实在“八家”之外,当时金陵地区的画家还有陈卓、陆日为、陈舒等,他们或多或少地也都受金陵画风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倡导之人。
大致说来,“金陵画派”的特点是:不受清初画坛摹古之风的影响,且能从生活经历和大自然环境中得到灵感,作品的写实性较强。他们大都隐居不仕,往来于江淮之间,以卖画为生。他们又常常聚在一起,以诗文书画相与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