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多有爱梅之士,北宋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堪称咏梅诗中的经典,南宋陆游也有“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咏梅绝句》)的绝唱。元代后期的诗人王冕,亦留下了《梅花六首》这样的咏梅佳作。王冕的咏梅诗,可说看作是当时诗坛上最独特的一枝纯洁的“梅花”。
王冕(1287—1359),出身贫寒农家,主要靠自学成才。少年时因家中无钱供他上学,只好去帮人放牛,但好学的他经常把牛赶上山后,自己偷偷跑到附近私塾去偷听先生讲课,并将所讲内容熟记于心。这样有限的学习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小王冕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于是他就到寺院的长明灯下苦读,学识逐渐渊博。他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却名落孙山,年轻自信的王冕承受不了如此的打击,失望之余烧掉了所有的文章,下决心从此再也不踏入科举考场一步。后来他多次严词拒绝了别人推荐为官的好意,终身未仕。他在自己的居室里挂着一幅梅花图,上面题着“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两句,别有用心的人借此大做文章,诽谤他讥讽元代政权(“羌笛”隐喻元代为少数民族执政)。朝廷要拿他治罪,他闻讯后索性逃到九里山过起了隐居生活,清高孤洁的梅花成了他心灵的寄托和人生的写照。
王冕爱梅几乎到了发狂的地步,诚如他自己所言“平生爱梅颇成癖”,他种梅、画梅、咏梅,细心呵护着心爱的梅花。他在屋子四周种植梅花,将自己的屋子也起名“梅花屋”,题一首《梅花屋》诗,自称“梅花屋主”。他也喜好画梅,有一幅《墨梅图》存世,经常还为这类画题诗。王冕的咏梅诗主要包括咏梅和题画两类,而以题画诗为多。其中以《梅花六首》为代表的题画诗,用孤傲高洁的梅花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表现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节操,并讴歌自己宁静闲适的隐居生活。如《梅花六首》其三“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笛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素梅》“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及“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等,这些诗句通过对梅的坚韧习性和不与百花争妍的优秀品格的咏赞,表现了自己孤傲高岸的品节和宁静淡泊的情怀。
在王冕的咏梅诗中,不难看出其自然豪放、语言淳朴、意境深远、托物言志的诗风,梅的气质和人的气节合二为一。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评价王冕的题画诗说:“如冷泉漱石,自成湍急。”每每读其诗,顿觉心旷神怡、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