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传至纣王,又上演了因酒亡国的一幕。
纣王和夏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统治手段十分残酷,导致民间怨声载道,众叛亲离后,被周武王所灭。武王灭商后,总结前者灭亡的教训,开始禁酒。在当时,上至王亲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不能纵酒。武王死后,周公旦辅成王管理天下,特别制定了《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文王在西部创建国家时,就经常告诫各个诸候和各级官员,在平时要节制饮酒,只能在祭祀时用酒。
他还说,上天之所以降下灾难,是因为人们酗酒后,丧失了道德。不少诸侯国的灭亡,有很多也是因为饮酒而造成的。可以说《酒诰》是文献可考的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周王朝为了有效的禁酒,还建立了一整套机构,严格管理酿酒和用酒。
但是,随着酒业的发展,饮酒屡禁不止,而且饮酒范围还进一步扩大,饮酒的人数也日益增多,酒类也不断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