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辞旧迎新之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上张贴喜庆的春联以恭迎新年,而每对春联上都写着祝福喜庆的话语,让人看着都乐滋滋、甜蜜蜜的。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一年当中最高兴的时刻。而描写这一幕的最恰当的诗句莫过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么,这里的“新桃”指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今天的春联源于古人在新年时在门上悬挂桃符的习俗。古时候,人们为了喜迎新春、辟邪,也为了来年讨个吉利,常常会制作桃符悬挂在门上。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就像今天的我们要把去年的旧春联揭下,贴上新春联。只不过,当时的桃符和春联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根据记载,“桃符”其实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辟邪的桃木板。在桃木板上,人们会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是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在门首,以便祈福避祸。而之所以用桃木,是因为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简便,常常把春联直接贴在现有的桃符上,用来代替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及画像,而内容上则会写一些吉利喜庆的话,预祝来年能够收获美好的生活。再到后来,人们则直接用笔墨在纸张上写下喜庆吉祥的对联,然后张贴在门户上。到这个时候,“题桃符”变成了“贴春联”,春联基本上和最初的桃符没有多大关联了,只是都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