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人们可以就某些事情或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若是不顾事实地随口胡说、妄加评论,就常常会被认为是“信口雌黄”。其中,“信口”我们很容易理解,就是“随口说话”的意思。那么,“雌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说“信口雌黄”就是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和妄加评论呢?
原来,雌黄是一种矿物,这种矿物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剧毒,颜色为柠檬黄,多为细粒状、片状和柱块状,断面具有树脂样光泽,晶体则呈现出宝石或是珍珠光泽,与硫黄有些相似。而且,雌黄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材质松脆,硬度不高,易碎,手只要用力一捏它就会变成粉状。而人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它的这一特性,来为书写服务。
由于当时人们书写用的是比较粗糙的黄纸,当在黄纸上写了错字需要改正的时候人们就拿来一块雌黄在黄纸上擦拭,在擦拭的过程中,松脆的雌黄在受到摩擦后表面就会变成粉末,黄色的粉末留在黄纸上就会盖住原来的错字,人们就可以继续书写。对此,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所以,“雌黄”不仅仅是一种矿物,还是一种能够用于修改涂抹的颜料,能够很好地把错字掩盖住,保证书写地顺利进行。久而久之,雌黄逐渐有了窜改文章的意思,并且由此有了“随便乱说”的引申义,也就是成语“信口雌黄”所表达的意思。
可见,成语“信口雌黄”中之所以用“雌黄”来指说话时的随意轻率,就是因为“雌黄”具有涂抹修改的功能,因而随便使用雌黄也就意指不顾事实、毫无根据的信口乱说。就这样,“雌黄”由一种矿物变成了胡言乱语的代名词。
当然,“雌黄”除用于修正书写外,还是一种罕见的清晰、明亮的黄色颜料。比如,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所使用的黄色颜料中就有一定的雌黄成分,它在西方的绘画中也常作为颜料被使用,尽管雌黄具有强烈的毒性。另外,雌黄还是一种中药。比如,《神农本草经》中就把雌黄列为“中品”,在其他古代医药书籍中也有雌黄入药的记载,用作杀虫、解毒、消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