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什么是行文中互相照应?

照应,通俗地说就是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照应不像过渡那样,可由单独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构成,而必须幽前后相关的成双成组的语句或段落构成。常常是:交代在前,照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应笔在后,如此等等。

合理而巧妙地运用照应手段,不但能使文脉贯通,章法灵活致密,而且还能使文章中某些关键的内容得到强化,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

行文中互相照应

这类照应中的典型表现是前文有伏笔,后文再呼应、挑明。伏笔可造成悬念和期待,也可能仅仅是一种暗示,但都具有调动读者阅读兴趣和吸引注意力的效果;后头的挑明则使暗示的东西明朗化,使悬念得以开释,期待得到满足;这样,结构会更严谨且富有戏剧性。我们来看一看法国作家格里美的短篇名作《马铁奥·法尔格尼》,小说在交代了环境和主人公的为人之后,情节正式展开:

秋天的某一天,马铁奥大清早就和他的妻子出门,到杂木丛生的一个林中空地去查点一下他的牲口。小福尔图纳托想跟去,可是那个林中空地太远,而且家里也须留人看房子,因此父亲没让他去,后来父亲为此会不会后悔,我们看下文就会知道。

最后这半句话就是伏笔。用意显然在于提示作者,由于儿子留在家里,必然会发生某种最终将导致不幸结局的事件,使得父亲也许终生都会为自己当时的这一决定而感到后悔(事实是:儿子看家时因为贪图一只金表,将先前被他掩藏起来的一个“强盗”出卖给巡逻队,结果叫讲义气重承诺的父亲把儿子处死了)。读者看到这里,很容易由于这一悬念的作用而强化了阅凄兴趣。

这种照应也可以叫做“远照应”,即我国评点家所说的“千里伏线”。像《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都有许多这样的远照应,后来发生的一些情节,在多少回之前、甚至在小说开头就以各种方式作了暗示。还有一种是行文中的“近照应”,即某些相隔较近的细节不断重复提起,以形成强化印象,实现某种表达意图等结构效果。这种近照应,古代评点家称之为“草蛇灰线”法。如《水浒传》在武松打虎之前,共写了十七次哨棒,故意叫读者产生打虎要仰仗此物的感觉,不料第十六次写哨棒时,却是打折了,读者禁不住要为他捏一把冷汗。作者的用心在于,只有这样多次逗引,“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的神威来”。

这种情况在一般文章中也较常见。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第一节写刘和珍最初留给作者的印象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又多次重复这个细节,便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品行,鞭挞了敌人的凶残,传达出作者的惋惜和悲愤,文章的结构也因而具有起伏性、相关性和连贯性,产生一种复沓回旋的节奏感。

照应是使结构严谨而又活泼的重要手段。

使用这种手段容易出现两种毛病:

一是只呼不应,前面提到的到了后文却丢掉不管,其结果便是叙事中出现纰漏,或者在推论中显得逻辑性不强;

二是露出做作的痕迹,伏笔过于明显,应笔又很笨拙,缺乏自然浑成的功力。所以,粗略地使用照应手段并不算很难,要使照应成为富有审美价值的结构艺术,却又须花大气力,细心体会,不断琢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6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