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曲艺中的笑料叫做“包袱”?
这是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
把笑料比作“包袱”,那么酝酿、组织笑料就是“系包袱”,迸发时称为“抖包袱”。这是以相声为首,包括独脚戏、山东快书、评书、数来宝等曲艺形式的主要艺术手段。
通常于刻画人物、评析世态时,通过冷嘲热讽营造喜剧情境,借此调节演出气氛,引发观众的欣赏情趣。包袱能否抖响,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很重要。
艺谚中素有“铺平垫稳”之说,只有悉心揣摩观众的心理状况,适时地耐心巧妙地用语言一层层系好包袱,才能取得骤然抖开又满堂皆响的艺术效果。抖包袱,送笑料,既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又要把握好分寸,谑而不虐者方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