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蜂蜜本草经》中,蜂蜜又被称为“岩蜜”“石蜜”“石饴”“蜂糖”,是一种既美味又养生的食品。《本草纲目》中记载:“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关于蜂蜜的典故,历史上有多处记载。《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载:“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袁术惨败后北上投奔庶兄袁绍,却在半路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他逃到寿春,四处找人要蜂蜜,但却找不到,故大呼:“袁术已经到这步田地了吗?”后来,袁术吐血身亡。
另据,太平二年,16岁的孙亮(孙叔的儿子)亲征。一天,孙亮想吃梅子蘸蜂蜜,就让宦官到仓库里去取。可是,宦官与管理仓库的小吏有过节,为报复小吏,他在蜂蜜里边放了几粒老鼠屎。孙亮看了很生气,便问是怎么回事。宦官便诬告小吏“玩忽职守”。孙亮听后,派人叫来小吏,并命人把存放蜂蜜的器具也带上。后孙亮看了储存的器具,就问小吏:“这器具既然有盖,平时盖子是盖着的,就不应会有老鼠进去。是不是宦官与你有仇,趁机报复呀?”小吏连忙叩头,说:“陛下圣明!确是如此。宦官曾向小臣索要凉席,小臣没给,于是他便怀恨在心。”孙亮点头回应,又派人叫来宦官当面对质。可二人说的不一致,旁边的人说将二人交给监狱官判断。孙亮说:“不必了。”他当即破开了老鼠屎,说:“这蜂蜜是湿润的,而老鼠屎只有外面是湿的,里面却是干燥的,可见是宦官刚刚放进去的。”后来,宦官只好认罪。由此可见,16岁的孙亮已经是才智过人。
民间有另一个传说,蜂蜜与项羽的死有关系。据说,在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韩信命人提前在乌江岸边的石头上用蜂蜜写了“项羽死于此处”。结果,用蜂蜜写的字上爬满了蚂蚁。项羽杀出重围,逃到乌江岸边,看到这些字,便觉此乃天意。江中有一老翁撑舟而至,曰:“大王请速上船,随草民过江。”楚王项羽叹息曰:“天意,天意,此天亡我耳。”遂自刎于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