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四川名菜“五柳鱼”的故事
五柳鱼是四川的一道名菜,自唐朝以来便被人们熟知。这道菜保留了鱼的原味,甜爽可口、鲜嫩清淡,被人们所喜爱。而“五柳鱼”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据说,安史之乱后,杜甫为躲避战乱漂泊到了成都古郊一个风景胜地,名曰浣花溪畔。杜甫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草堂住下来。他生活贫苦,草堂经常被大风吹破,但他仍不忘赋诗,经常想到天下的贫苦书生,并给予同情。他以吃素菜草果度日,当地人都称他为“菜肚老人”。
一天,杜甫邀请几位朋友到自己的草堂里吟诗作赋,兴致甚好,不觉已到了中午。这时杜甫发起愁来,家里一无所有,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正在此时,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来一条鱼。杜甫喜出望外,心想就用这条鱼来招待客人吧。
于是,杜甫亲自做起了鱼。朋友见杜甫还会做鱼,个个都十分惊讶。他们对杜甫说:“老杜,这可真是件新鲜事,你会作诗,还会烹鱼呀?”杜甫回答说:“等着看吧,我今天就给你们烹烹看。”他把鱼开膛后洗好,加了一些作料后在锅里蒸上,蒸熟之后,又将炒熟的甜面酱放入辣椒、葱、姜、蒜和汤,和好淀粉,做成汤汁,趁着鱼热的时候浇到鱼身上,最后撒点香菜,就做成了。
朋友们一品尝,果然觉得好吃,一会儿工夫就吃个精光。后来,大家商量着给这道菜取个名字,有的说叫“浣溪鱼”,有的说叫“老杜鱼”,但都觉得不妥。最后,杜甫说:“陶渊明是我们敬佩的先贤,而这鱼背腹上有五颜六色的丝,好似柳叶一般,就叫‘五柳鱼’吧。”说罢,众人都觉得这名字取得很妙。从此,“五柳鱼”这道菜就流传下来,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