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汤”最早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的吗?
“四菜一汤”即四样菜加一碗汤。据说,“四菜一汤”最早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的。
朱元璋出身贫寒,做过乞丐,讨过饭,所以,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公元1369年,朱元璋称帝之后,恰逢天灾,农民生活困苦,各地粮食歉收,但是,一些权贵之家仍旧过着奢侈的生活。因此,朱元璋决心进行整顿,便决定在皇后过生日的时候宴请文武百官。这天,在朝中官员都坐齐之后,朱元璋便命令宫女们上菜。每桌上的菜式都一样: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菜是两碗青菜,最后是一道民间常见的葱花豆腐汤。朱元璋用粗茶淡饭宴请朝中官员,意在警示他们生活要勤俭节约,为官要清廉。在这“四菜一汤”中,萝卜被称为“百味药”,民间常有“萝卜进城,药铺关门”的说法;韭菜有旺盛的生命力,象征国家长治久安;青菜则寓意为官要清廉,象征两袖清风。宴席过后,朱元璋在众大臣面前宣布:“以后众卿宴请宾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就以此次皇后的寿宴为榜样,谁若违犯,严惩不贷。”
从此以后,“四菜一汤”的习俗从宫中传到了民间,从古代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