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狐鬼题材的文学作品,六朝志怪小说、唐宋传奇故事,可谓比比皆是,但有一部却不得不提——《聊斋志异》,郭沫若评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它不是最早的狐鬼小说,却是狐鬼小说的巅峰之作。
狐妖早期是祥瑞的代表,因为人们认为狐毛色柔和,与中庸之道吻合;身材前小后大,象征中国封建制度的尊卑之序;死的时候头朝洞穴,被人们视为不忘根本的表现,这与后世的妖媚形象大相径庭。汉代是狐妖形象的转折点,自汉代后,狐狸精被视为作风淫荡的代名词,直至今日,还有“狐狸精”一词流行,指称行为不端的妇女。干宝的《搜神记》里有许多狐妖,唐传奇也不乏这类作品,但都流于空洞,形式也过于单一。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狐妖形象。蒲松龄妙笔生花,每一朵“花”都各具情貌。在《太平广记》中,狐妖还是有男有女,而且以男性居多,男性狐妖专门淫乱妇女、蛊惑人心。后来随着文学的发展,狐妖逐渐以女性形象居多。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指出,狐是“黠而淫之尤”,狐妖的“淫”主要表现采人精气,以阳补阴。
“鬼”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是有其形貌的,最初人们认为“鬼”是大头的一种生物,这从“鬼”字的古字形就不难看出,随着人们恐惧的加剧,它的形象也越来越丰富,白衣服、长头发、长舌头……一切的恐怖因子都加在“鬼”的身上。但是我们再看《聊斋志异》里的女鬼狐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翻看《聊斋志异》,狐妖均是女性,《聊斋志异》里的狐妖也不再像妖,而看上去更像是人,她们活泼可爱、敢爱敢恨、才华横溢。比如《婴宁》中的婴宁,作者这样写道,“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花面相映,美艳动人。描写娇娜时则说“娇波流慧,细柳身姿”,婀娜毕现,动若流光。蒲松龄笔下的狐妖不仅像人,甚至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非凡才华,能吟诗作赋,弹琴奏曲。比如《辛十四娘》里的辛十四娘,就有观察阅人的本事;《小翠》里的狐妖小翠在轻松玩乐之间就解决了丈夫的血光之灾,绝顶聪明;绿衣女、连锁、白秋练都会吟诗唱歌……蒲松龄继承了前人对狐妖这一形象的理解——妩媚、婀娜,同时又赋予了她们人性特有的东西,将狐妖人格化,成了具有独立意识的精神载体。
谈到蒲松龄笔下的狐妖形象,就必须提起一个人——顾青霞,此人是蒲松龄的知己,蒲松龄好友孙蕙的小妾。从《聊斋志异》中,我们可以试着去窥探蒲松龄的女性观、爱情观。蒲松龄在《西施三叠·戏孙给谏》中写道:“秀娟娟,绿珠十二貌如仙……斯妮子,我见犹怜!”多数人认为这是蒲松龄写顾青霞的,他把顾青霞与晋朝名妓绿珠相提并论,盛赞其婷婷玲珑之态。在好友孙蕙死后,他并没写词悼亡,反而是顾青霞死后,他写了一首《伤顾青霞》,其中一句“牡丹亭下吊香魂”,将对顾青霞的倾慕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今生不能喜结连理,但愿能有因果轮回,再续前缘。最具说服力的便是《连城》一文,乔生送给连城的诗中有一首就是《闺情呈孙给谏》,是蒲松龄写顾青霞的诗作。蒲松龄借来描写乔生和连城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连锁、林四娘、白秋练等都是绝代佳人,而她们所倾慕的对象不是达官显贵,而是像蒲松龄一样的穷酸书生。可见,蒲松龄塑造美女狐妖或者鬼怪,也是想借助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实现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与心爱的人相结合的梦想。
我们印象中的妖魔鬼怪往往使人产生畏惧心理。《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在古人眼中,人死而灵魂不灭谓之鬼,认为鬼是一种超自然、超物质的存在。鬼在传统意识上是恐怖的代名词,控制着人类的活动。《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曾经教育弟子们,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鬼”之“敬”少了,“畏”占据了主流,这大概与鬼怪害人的故事盛传关系密切,而《聊斋志异》里的鬼怪狐妖却有许多善良之辈,最有名的莫过于聂小倩了。“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寺侧,辄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聂小倩干的“贱务”便是以颜色侍人。小说中小倩的形貌“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她通过美色去勾引好色贪婪之徒,但凡有此贪欲者,命难长久。但可笑的是世多好色贪财的男人,何况面对绝代佳人。直到聂小倩遇到宁采臣,多次诱惑而不得,发出惊叹:“妾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遂心生嫁人之意。后随宁采臣归家,侍奉老母,“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实在是个孝顺的儿媳妇。虽是鬼身,执箕帚以报高义的举动打动了宁母。宁采臣的朋友想要结识她,便“尺幅酬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为男儿,倘若能抛却男人的软肋——好色与贪财,跳出欲望的怪圈,反而容易获得美色与财富。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像是惩恶扬善的标杆。
蒲松龄塑造善良的狐鬼形象与他创作《聊斋志异》的意图有关。蒲松龄热爱六朝小说,喜欢天马行空的文学,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官场之人蝇营狗苟,尤其是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严重,他自称“苦行僧”转世,生活贫苦,想通过仕途改变生活现状,却一生都郁郁不得志,于是将全部的热情与才华都倾注在这本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上,在艺术的世界里通过狐鬼去完成他的梦想。谈狐说鬼只为“刺贪刺虐”,只为营造一个惩恶扬善的美好世界,天才蒲松龄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