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玉器装饰品,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据统计,装饰品占全部玉器的70%以上。造成此种情形的最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对玉高度崇尚,并以佩玉来显扬自己的地位、权势、仪表和风雅,因此,东周玉器装饰品所兼备的礼仪玉性质十分突出。
装饰品的造型丰富,形态万千。概括来说可分两大类:服饰品(璧、环、璜、佩等)和复合形镶饰品(与金属材料的带钩结合的饰品、铜铁玉具剑等)。装饰品种类多达数十种,尤以龙形或龙纹、龙首纹佩玉为主,其造型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曾侯乙墓的长达48厘米的大型挂佩,从形式上看,可能是西周组佩的延续; 但它较之前者,表现出更玲珑剔透、流光溢彩的精美。其两大艺术特点是:精湛的镂雕工艺,呈现彩丽竞繁的纹饰; 高超的抛光工艺,尽显玉的晶莹润美、华光夺目。以绚丽精美的挂佩,与衣服的锦绣丝绸相搭配,能表现服饰的整体美,充满华丽富贵之气。
东周玉器纹饰多样而华美。东周玉器所表现的伟大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装饰品纹饰的高度艺术美上。纹饰种类繁多,其中的谷纹、龙纹、蟠虺纹、龙虎合体纹、人首龙身纹、人龙合体纹、蟠螭纹、龙首纹、阴线浮雕勾云纹、乳钉阴线连锁卷云纹、星纹、蒲纹等,多属新兴纹饰,造型丰丽和雅,风格纤秾秀发。由于这些纹饰的应用,才使得装饰品能达到多彩多姿、繁花似锦的艺术美的极致。玉器纹饰的多样化与精美化,是东周人崇玉文化及高级审美需求的反映。纹饰所达到的工艺完美、精益求精的高标准,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这一时期装饰品的艺术总风格是:神奇、灵秀和精美。
所谓神奇,是指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文化中所饱含的神话与宗教色彩,到东周时得到集中的发扬。龙、螭、虺等传统观念中深远莫测的纹饰,反映了社会尊神礼神的文化特征,并把玉的“神化”提到新的高度。云(神)、龙、螭、虎几种纹饰,占据纹饰的主体,其含义的核心是:人们企求获得这些神灵的佑护与赐祥,以求物质生活的安定和精神生活的愉悦。人与龙的复合纹饰,却属于人向往战胜自然力的表现形式; 雨师玉像是人欲战胜风雨,以求有年的神玉。龙首纹之多见,除上述者外,可能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朱熹集传:“龙,宠也。为龙为光,喜见德之谓也。”《周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六韬·上贤》:“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若渊之深不可测也。”龙首纹是君子、圣人乃至王者龙德的象征。神奇的龙首纹施于装饰品并用于服饰,应是对传统崇龙文化的一大突破:它们变成东周统治阶级自我肯定与自我炫耀的工具和“君子比德于玉”的一种形式。
所谓灵秀,是指玉器工艺与艺术上所表现的空灵感和柔秀美。装饰品的镂雕形式大量涌现,既空前又优秀。镂空更善于表现神玉的灵性,创造出空灵美与灵动美。“灵”可引发“动”,人的眼睛最喜爱虚实变化的物体,虚乃动之源。曾侯乙墓的镂雕挂佩,是空灵造型的典型; 谷纹龙形佩的神龙狂飙飞舞,狂放狷敖,其飞动之美,即灵气之展现。玉材的温润秀美,是通过精心的琢磨抛光表现出来的。纹饰形成所采用的各种线条,都具有环曲婉约、飘逸流畅的形式美特征。这种造型本身就是“柔”与“秀”的结合,能充分表现玉的温润灵秀的天然美特征。
所谓精美,是指玉器的造型丰富善变,结构繁缛严谨,纹饰圆转流利,刀法匀细坚实的工艺与艺术特征,造就了东周玉器柔秀精细又不纤弱的艺术格调。大多数器物,都能达到巧夺天工、超群轶伦的艺术境地,都可称之为精致和精美的杰作。曾侯乙墓所出大型挂佩,贯通镂雕、掏雕、游丝刻、抛光等工艺与艺术技巧的和谐之美及精湛之美,是东周玉器精美作风之典范。
总括起来,东周玉器高标独树的形式美特征是:材质纯正优良,形制圆活多变,雕刻通灵精劲,线条连绵流丽,风格奇秀轻畅。这些内容,既是东周玉器美的灵魂所在,也是学习和研究东周玉器特色的要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