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南葡萄酒产区:固守传统,还是与时俱进
周边产区发展得如火如荼,不温不火的法南酒很是尴尬。为了甩掉廉价产区的帽子,法国南部在最近十几年大大加快了步伐。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政府在多个海外市场成立办事处,包括2007年在上海也设立了办事处,本次葡萄酒大赛就是在法南之家举办的。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产区内部,酒农们不愿意从源头改变,因为葡萄园的工作最为费时、费力又费钱,但高品质的酒带来的回报也很诱人,是固守传统,还是与时俱进?法南人民不得不在取舍中奋斗,在妥协中前行。政府适时地提供了补偿金,鼓励拔除过剩的葡萄,更新国际品种的比例,葡萄产量逐年降下来,与此同时,质量逐步提高,一些精品酒庄也开始崭露头角。
法国南部有多样的土壤和气候,葡萄酒的风格也是不拘一格,除了有亲民的日常餐酒,还有鲁西荣的天然甜酒(VDN)——甜渣党决不可错过的精品。此外,利穆(Limoux)产区的气泡酒久负盛名,这次比赛获得“优中之优大奖”的洛朗庄园(Domaine J.Laurens)气泡酒是来自香槟区的庄主用香槟法酿造的,质量之高让人惊异。
比赛当天,评委们三人一组,被分成五组。和我同组的评委中,一位是“葡萄酒小皮”徐伟,业内著名的葡萄酒讲师,品酒又快又准,一到间歇期就对着他的iMac噼里啪啦地打字,难怪这位学霸的文章那么高产。另外一位是郭莹,来自四季酒店的资深侍酒师,一丝不苟,从侍酒师的角度来看,她觉得法南的葡萄酒非常适合配菜,不少物美价廉的酒很值得推荐。总体上,我们的惊喜远远多于失望,感觉有缺陷的酒极少。
与法国南部如出一辙,在根瘤蚜虫爆发之后,新西兰人也曾栽种过高产的米勒-图高(Muller-Thurgau),但是走捷径的代价就是新西兰葡萄酒产业的停滞不前。酿葡萄酒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好产品必然要走踏踏实实的路。如今,长相思和黑皮诺葡萄酒的成功已为新西兰葡萄酒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新西兰葡萄酒的成功,是一份鼓励。同样,时间会见证法国南部葡萄酒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