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葡萄酒发展历史:从古罗马人到摩尔人
若论葡萄栽培面积,西班牙位列世界第一,但因为气候干燥、严重缺水,为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西班牙葡萄栽培的行间距比较大,所以产量排在意大利和法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强盛的罗马帝国占领西班牙之后就带来了酿酒葡萄的栽培技术,为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酒生产打下了最初的基础。西罗马帝国衰落以后,以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入侵,接下来的连年战乱造成葡萄酒生产和贸易基本中断。
蛮族间的不断内斗给了摩尔人可乘之机,公元711年,穆斯林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西班牙,迅速攻占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领土,他们一度跨越了比利牛斯山并深入到法兰西境内,但由于水土不服和战线过长,摩尔人在图尔(Tours)输给了由法兰西的“铁锤查理”——查理·马特率领的军队。
摩尔人退回到比利牛斯山以南,定居在伊比利亚半岛,这一住就是七百多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对酒是忌讳的,教义规定不能喝酒,不过出于对水源卫生和身体健康的考虑,他们保留了少数葡萄园,但是这些葡萄园的主人恰恰是穆斯林的首领们,加之葡萄酒贸易被严令禁止,所以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葡萄酒。
所幸在西班牙的北部,仍有少部分领土在西班牙人的手里,12世纪至13世纪,朝圣者之路兴起,随着朝圣者的日渐增多,里奥哈作为朝圣者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有了修道院的建立和葡萄的栽培。因为葡萄酒对于基督教来说至关重要,葡萄酒的生产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那时的葡萄酒仅限于朝圣者和传教士接触,相比于在市场上风头正劲的波尔多和勃艮第,西班牙的葡萄酒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