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语言技巧:绘画美、音乐美、装饰美

记叙文的语言,除应准确、简练外,特别要注意生动性和形象性。老舍在《出口成章》里说过,我们要“习惯于将文字的意、形、声三者联合应用”,“把语言的潜力都挖出来”,使自己的文字“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有光彩”。具体还应做到:

(1)绘画美

所谓绘画美,即有立体感。郭沫若同志在《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中说过:“语言除掉意义外,应该要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为了把事物的形状和事件的背景,绘声绘色地呈现给读者,作者总是认真地考虑语言色彩的明暗、感触的软硬及声调的响亮与沉郁,以便使读者阅读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似的,这就是语言的绘画美,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的描写:

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原是对准峡口的一堆黑色巨礁。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

(2)音乐美

所谓音乐美,即利用文字的平仄音韵,利用音调的高低升降、长短变化,形成抑扬顿挫的音响,使语言具有优美的节奏感。老舍在《出口成章》里曾具体地谈到了语言的节奏和音乐美的关系。他说:

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我们今天既用散文写成,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是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是“张三节四”好听,“张三五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按京音读)皆平,缺乏扬抑。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话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张三去了,李四也去了,老王也去了,会开成了”。这样一顺边的句子大概不如“张三、李四、老王都去参加,会开成了”,简单好听。前者有一顺边的四个“了”,后者“加”是平声,“了”是仄声,抑扬有致。如“今天你去,明天他来”,或“你叫他来,不如自己去”,“来”与“去”在尾句平仄互相呼应,相当好听。

这对我们理解语言的音乐美是很有启发的。优秀的散文作家都是很重视语言的音乐美的。他们的作品情文并茂,音义兼美。下面是刘白羽《长江三日》中的一段:

听说长江发源于一片冰川,春天的冰川上布满奇异艳丽的雪莲,而长江在那儿不过是一泓清溪;可是当你看它那奔腾叫啸如万瀑悬空,砰然万里,就不免在神秘气氛的“童话世界”上又涂了一层英雄光彩。

这段文字,作者让“川”、“莲”、“溪”、“空”等平声字和“啸”、“里”、“彩”等仄声字在意义停顿的地方交替出现,给文章的语言带来一种抑(仄声)扬(平声)顿挫的节奏变化,节拍协调、铿锵悦耳。

(3)装饰美

所谓装饰美,就是根据鲜明而生动地表达内容的需要,运用比喻、叠字、重复、拟人等修辞手段,乃至生动的俚语、俗语、歇后语等将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

装饰语言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比喻。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打比方。就是用具体、通俗、浅显的事物或道理,去说明生疏的事物或抽象、深奥的道理,使抽象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使深奥的道理更浅显,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对松树的描写:

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幅潇洒的模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iaoyi.com/284.html
返回顶部